黄河岸边筑梦田野
2025/4/9 来源:不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临猗县依托黄河资源和农文旅项目的优势,不断探索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打造了全国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万亩优质莲藕基地和“中国渔药之都”。如今,水产养殖、特色种植和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大闸蟹也能“横行”山西新年伊始,因广西11位小朋友在哈尔滨的研学之旅受到热情欢迎和暖心守护,广西南宁送出吨砂糖橘和沃柑表示感谢,黑龙江的“谢礼”是特产10万盒优质抚远蔓越莓。由此开端,不少南方省市与东北省市互赠特产、互迎访客,让许多网友大开眼界,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再度认识自己的家乡,也促成了一次“全国农业大摸底”。其间,“山西确实盛产大闸蟹”的词条上了热搜,网友纷纷留言:“我一个山西人怎么不知道?”“在运城生活了二十多年都不知道还有大闸蟹!”“山西,你让我感到陌生!”……“对!我们这里的确产大闸蟹!”连日来,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薛公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程俊怀的手机成了热线,媒体记者、热心网友、外地客商纷纷打来电话咨询。程俊怀说:“我们这里有大闸蟹养殖场亩,每年的9月20日成熟,一直销售到来年的元月。目前大闸蟹已基本售完,想吃的朋友得等到秋天啦!”位于黄河岸边的薛公村,曾是有名的省边、市边、县边、镇边、沟边、河边“六边”村。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薛公村一度“守着金山去要饭”。近年来,薛公村通过将一万亩荒沟和滩涂整合,不仅大力发展生态种植,还积极拓展水产养殖,让昔日贫瘠的荒沟河滩地变身成为百姓致富的聚宝盆,逐步形成了以薛公滩生态为核心的特色养殖格局。“每年3月放苗,中秋前后可进行捕捞,一天可以捕捞上千斤,每斤的均价达到了60元。”据程俊怀介绍,黄河水养的大闸蟹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味道鲜美,在口感上也没有其他大闸蟹的泥腥味、湖腥味。每年12月底,大闸蟹全部清塘。第二年1月—3月,进行塘底清淤、消毒。3月份放水、放苗,开始新一轮的养殖工作。优质的蟹苗,丰富的黄河水资源,标准化的养殖技术,让薛公村螃蟹的品质和效益得到双提升,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50万元,提供长短期就业岗位余个。3年多的时间里,这里的大闸蟹已经销往上海、北京、江苏、广东等省市。年,全村大闸蟹产量达15万斤,产值达万元,位于薛公村的山西薛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兴旺,大闸蟹养殖产业是我们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行动,老百姓都很赞成。整个滩涂地通过开发以后建成了水产养殖基地,从南方引进了大闸蟹、小龙虾、南美白对虾等,现在还在发展鲈鱼、甲鱼等养殖。”程俊怀说,“今年薛公村黄河大闸蟹受到全国网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