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糖桔再甜,却与糖没有半毛钱关系,这

2022/10/6 来源:不详

沙糖桔特别甜,不仅好吃,而且特别容易剥皮,小巧漂亮,吃一个征服一个,有成就感,短短几年之内,对沙糖桔的好感,征服祖国大地。

记者编辑们整天纠结:沙糖桔,这三个字的前两个“SHATANG”到底是哪两个字呢?

1,名字溯源

首先,这三个字,主体在“桔”,小蜜桔,红心桔,前边两个字一定是说明桔子的种类的。根据咱们国家农产品名字的来源规律,是个名词,作为一个偏正词组,修饰“桔”。这个词,肯定是有含义的

第一,是不是说明桔子好吃?红糖,白块糖,白砂糖,从糖分类上来说,只有”砂糖“二字,从来没有“沙糖”这个词。砂糖,《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结晶颗粒较大的糖,分赤砂糖和白砂糖两种。这么说,甜得几乎没有酸味的比糖还好吃的“SHATANG桔,应该写成“砂糖桔”,因为没有“沙糖“这种糖。

第二,是不是说明桔子的原产地?沙糖,糖这个字,在我国很少用这个字做地名,北方常用的坟、铺、堡、寨、庄,和南方常用的州、岗、尖、岭、口等,大家可以列举不少,就是不常用的字,如岙、凼、弄在其他地区是生僻字,在某些地区就是常用地名的字。

其中,南方使用的“塘”,北方使用的“湾”,来自过去村民的用水中心,南方的某阎糖堰塘,北方的某家湾,是普遍的存在普遍的用法。

这么说,SHATANG,应该是“沙塘“,因一个村镇的堰塘岸边为沙而不是泥而得名,百度一下之后,叫沙塘泥塘的地名如沙子一样的多,就是地图APP检索,全国出现了近个叫沙塘的地方,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省区,但是叫”沙糖“一个没有。

这么说,“沙糖桔”一定是“沙塘”这个地方的产的桔子好吃,从近到远辐射开来,到镇到县再到地区,产的桔子,都已这个核心产区的名字,为品种的名字啦。

2,桔子溯源

“沙塘”既然全国几百个地名,到底哪个是桔子的真正老家。

首先,桔子是典型的南方水果,首先从柑橘这个大范围来说,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湖南、江西、四川、广西、广东等均极为靠前,大家广为熟知的不同品种都有江西赣州脐橙、福建平和蜜柚、万州香橙等上百个因为一个地方面积大或质量好而成为“原产地标志”产品,后来改为“中国地理标志”。

其次,就拿“沙糖桔”----乒乓球大,皮薄,易于剥离,香甜,糖度高---这些特征的桔子,历史种植有名的范围,属于广东广西两省区交界的十几个县的范围,东到广州肇庆,北到湖南南部,西到玉林,南到茂名等范围,正好位于北回归线南北。查询该范围内名字中带有“沙塘”二字的又几十处,又叫“沙塘镇”的,“沙塘村”的,也有加别的定语如,沙塘坑,沙塘坝,白沙塘,大沙塘的。

计划经济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只有作为政府征调用于出口的地方特产,才能见到记载,经过比对《辞海-农业卷》)(年1月),没有“沙塘桔”词条,只有“新会桔”---与上文所说的位置接近,在广州肇庆周边的今天江门市新会区。而离新会县(过去的行政区划)范围最近的“沙塘“-----有怀集县沙塘和四会县黄田镇沙塘坑村,两个地名。

年以后,新科技的推广,大量新型品种的培育,农产品物流与竞争,社会富裕人群扩大后对水果消费量大增,这些原因,使沙糖桔在广西广大的种植区域,扩大到距离原产地很远的地方-------如广西百色的西林县从广东引进后,发展到15万亩,成为全国种植面积的“老大”------并申报成功新时代的“地理标志”产品。

3,原产地溯源

互联网的优势快速广泛,劣势是深度不够,破碎化,历史性的资料查阅起来成本太高。

年12月6日,人民网报道:“中国柑桔之乡”――广东省四会市在仓丰柑桔批发市场举行仪式,宣布“四会沙糖桔、四会贡柑原产地”标记正式启用。报道说:早在多年前,该市就开始了较大面积的柑桔栽培,在明代以其独特的品质曾被列为贡品。种植面积达到22.5万亩,是全国沙糖桔种植最大的产区,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沙糖桔销售中心,年四会被国家权威部门命名为“中国柑桔之乡”。年,6个乡镇种植1万多亩,年获得中国原产地标志。

报道还说,60-70年代,曾批量畅销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广东沙糖桔主要为四会沙糖桔正宗,尤以黄田镇出产的为正宗,唯其鲜美而极甜,无渣,口感细腻,实为极品。

更远的,清雍正《广东通志》载:“柑乃橘之属,滋味甘美特异也。乳柑产四会上林者佳。”清光绪22年《四会县志》中曾按味道优劣将四会柑分为三类:“……别之曰甜柑,惜所出无多,价亦独昂。“

到民国时期,五月桔(蜜桔)、八月桔(沙糖桔)、九月桔、十月桔(冰糖桔)、大红桔、小红桔、盒子桔、金钱桔、生丝桔、马屎桔、黄皮酸桔等。树大产量高,抗病力强,寿命长,果实汁多皮薄,味道鲜甜,尤其在风味方面,备受赞誉。

年,全县共有12个公社28个大队种植柑桔,亩;到年底,柑桔橙种植面积达到5万多亩。年四会市被省列为主产柑桔基地。。

农产品赚大钱很难,从年就开始举办的“四会柑橘节”到年停办了。首先是,虽然知名但是原产地和批发集散地往往维持低价位,其次是地方政府没有心力搞了。

广西桂林、柳州、百色沙糖桔成了后起之秀,抢占了市场。四会更多精力转战附加值高的建材。年水果种植面积:17万亩,减少了17%,其中柑桔橙14万亩,减少23%。

4,许多混乱,你管不管,只要吃着省心,用着省心,管什么管

沙糖桔?这个名字到底何时出现?只有查阅大量年之前的书籍才能查到,成本相当高。提到成本,不得不考虑,人们使用语言文字,是逐渐降低成本的过程。比如尽管不少人批评繁体字简化造成传统缺失,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简化字更有利于传统普及与继承,因为省事省时省力。

同样,三个字四个字的名字,人们称呼起来,很快省略。如田中先生,扎西先生,王,张等等。早市上买菜,“请问这个菜多少钱一斤”“这个菜的价格是五毛钱一斤”,这样的回答,必定被人嘲笑,流行的往往极为简单;多钱一斤?二斤!指的是一元二斤。

试想,在解放后文盲占多数识字人数少的时代,还是改革开放后向北京向广州统计汇报农产品计划产量的时代,那时候没有电脑,打字还是手写,沙,糖,两个字一定比砂,塘两个字,好写好认好记。

仙人,到年前后,就是在四会市当地,“沙糖桔”这种错别字的用法就流行起来,而真正严格的(这也是相当的)写法是:沙塘橘!桔,也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写法。

八成就是这种省心,沙塘的地名指代为一个村的小范围,即使当地都知道“沙塘坑村为中心的桔子”为正宗,为了扩大影响避免产生更大混乱等因素,以“四会沙糖桔”申报成功地理标志。到后来,其他地方干脆避开这三个字,以“地名+蜜桔(冰糖桔)”申报的占了上风。

从中国知网查询,篇名含“沙塘橘”的文献仅有1篇,而篇名含“砂糖橘”的文献有篇,篇名含“沙糖橘”的文献有95篇。

好用好吃就是硬道理。沙糖桔三个字,敲字还是戳屏,速度更快,大数据自动生成的三个字更容易蹦出来。加上,这三个更容易引发美好的体验联想,沙糖桔产量越来越大,沙糖桔,三个字,将取代其他写法。

最失落的是四会人,沙塘坑村人,他们贡献了一个好吃好听的水果,却被人忘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