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富了江口村新湖南
2024/8/30 来源:不详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肖星群廖丽娟
5月9日,在涟源市龙塘镇江口村的亩高品质砂糖橘基地里,10余名贫困户在除草培管。“感谢娄底市工信局为村里留下了稳定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为贫困户增加了一条稳定增收渠道。”村党支部书记吴永修高兴地说,“产业发展富了江口村。”
接过脱贫攻坚重担
年3月26日,娄底市工信局负责同志找53岁的朱海雄谈话,希望他这个“老干将”能够挑起局里驻村帮扶江口村的担子,到村里担任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
“我是一名老党员,组织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没有多想,患有腰间盘突出的朱海雄接过了脱贫攻坚这副重担。年底,江口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介绍贫困户就业等措施,如期退出了贫困村行列。
“产业发展是江口村的短板。”整村脱贫以后,朱海雄没有“脱贫大业基本完成,可以歇一歇”的想法,他开始谋划让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的“良方”。
黑木耳项目“横空出世”
年3月,朱海雄带领工作队和村支两委通过在市内外多次考察,确定了黑木耳项目作为全村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当年试种50亩,与一家公司签订协议,由对方提供技术支持和保底回收。
黑木耳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朱海雄准备就近引入河水进行喷灌,但技术人员认为河水有轻度污染,对木耳生长不利,影响木耳品质。经过反复考察,最后决定引入竹山组一口多年来未用的老井水。朱海雄不顾身体疼痛,和大家一起架设管道,经过一个星期的奋战,把多米远的井水引进了木耳基地。
黑木耳需要像婴儿一样呵护备至,喷水要有规律,要洒得均匀,洒多了影响菌丝的生长,洒少了影响木耳的生长,且每天什么时候洒,什么气候要调整,都是颇费心思的。在木耳培育生长期间,朱海雄无论多忙,无论工作到很晚,都经常到基地去转转,去督促技术人员和村民按“规定动作”操作到位。由于管理精细,木耳当年丰产,入股的15户贫困户实现保本分红,发放给村民务工工资近20万元。
年春节前,鲜木耳大量上市,销售行情看好,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让黑木耳无法流入市场,进入老百姓的餐桌。朱海雄一方面组织村民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采摘鲜木耳进行晾晒,一方面多方寻找联系销售市场。由于准备工作充分,在隔离措施解除后,朱海雄带领工作队开着私家车在娄底和涟源来回奔波,走厂矿,入学校,送货上门10天时间里就推销超过10万元的黑木耳。
村内企业“东山再起”
村里的超琅农业公司以往聘请的长期专种红薯的村民有20多人。年上半年,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公司处于半停产的状态。
考虑到公司的红薯干、红薯粉产品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朱海雄多次鼓励公司负责人吴闲关利用国家扶贫政策积极申报扶贫车间,并从资金上积极支持超琅农业对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同时要求公司始终注重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
年7月,超琅农业“重装开业”,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从各个环节保证产品品质,朱海雄又积极帮助联系销售渠道。很快,扶贫车间工人达到30人,其中贫困人口11人。“在家门口和干部一样上下班,每个月能够赚到多元工资,又能照顾到家里,我很满意。”来自竹山组的贫困户吴青莲高兴地说。
如今,超琅农业的产品特别是红薯干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北京、长沙、广东等地的订单源源不断,年的产值达到余万元,发放给工人的工资达50多万元。“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候,朱书记为我鼓劲,帮助落实相关政策支持,亲自推销产品,企业又起死回生了。”吴闲关感激地说。
荒山变成”金山银山”
村里众多的荒山荒地让朱海雄“如鲠在喉”,他决定攻克贫困山头,为村民打造金山银山。
经过多次对接,工作队引进了邻村的硕泰农业综合开发公司,除了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硕泰农业外,为了让公司用地无忧,由村里统一流转土地,朱海雄带领工作队员和村支两委,逐户走访四个村民小组余户村民,同时多次组织召开屋堂会,统一村民思想,对个别不愿意流转土地的村民反复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余亩荒山荒地在两个月时间内就流转到位。
为了给硕泰农业吃下开发的定心丸,工作队花费近10万元为连片的砂糖橘基地架设灌溉电排。“光挖机工资就已经达到70余万元。”硕泰农业负责人刘秀波看到了工作队的决心和诚意,增添了对项目投资的信心,到目前已经投入近万元,完成了高标准土地平整、四周围栏修建,砂糖橘树苗栽种等工作,昔日的荒山荒地变成了高品质砂糖橘基地。
“基地发放给贫困户的工资已有10多万元。项目见效后预计每年发放给村民和贫困户的工资在40万元左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增加3至5万元。”扳着指头算着收入账,朱海雄晒得黝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朱海雄鼓励吴永修和3户贫困户利用繁忙的珠古公路穿村而过的地理优势,投资余万元成立农庄休闲公司,不仅对全村种植养殖业起到了带动作用,还吸纳了12名贫困人口就业。
年全村产业的多点开花,巩固了脱贫成效,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零突破了10万元,贫困户人均纯年收入达到元。“如今,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基本上人人有事做,户户有增收,今年贫困户人均收入将会保持稳步增长,”朱海雄信心满满地说。
工作一步一步干,产业规划一个一个实施,原本计划干一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朱海雄已经忘记了时间,而一些村民更是早早发出了邀请:“朱书记,江口村离不开你,希望你继续留下来,帮我们搞好乡村振兴工作。”
[责编:曾玉玺]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