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更喜欢吃什么样的水果
2025/6/19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212076.html
做水果行业,最希望的是把水果卖个高于别人的价格。
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其实很复杂。
这里涉及很长的链条,从种植端一直到销售端,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复杂,说多了得做一套书出来,还是两位数大部头那种。举个简单的例子,种植端会涉及气象学、土壤学,植物生理甚至统计学。
当然,这是规模化现代农业需要的,种几棵树自己吃吃,几百斤卖一卖不需要这些。以后我会专门讲讲自己的规模化种植的体会。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样的水果大家都觉得好吃。因为,好吃的水果大家都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买。所以,这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01
首先,必须是甜的水果,越甜越好吃。
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这是人类基因决定的。甜意味着含有大量果糖,也就意味着能提供充足的热量,让你奔跑,逃命或者捕猎或者造后代。
健康宝宝马上要反驳了,我就不觉得甜的好吃,我喜欢那种淡淡的水果味,健康又营养。
拜托,这是你强加给自己的想法而已,小时候你就只认甜的好不好,各种糖果让你成天流口水。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的多年研究表明:尤其是东亚人(中国汉文化一圈都是)拥有嗜甜基因rs,更喜欢甜味。
在现代,糖吃多了,当然不是好事,会引起肥胖、糖尿病等一系列问题。
然而,在物资匮乏的时候,糖绝对是好东西。比如80医院看病人,带两斤白糖那表示是很有诚意的。
总之,人类进化的需要,对于甜的东西会产生极强的欲望,让你产生动力去获得它,并产生满足感愉悦感。
没有什么烦恼是一个棒棒糖不能解决的,一个不行那就两个。
02
其次,汁水多的水果更好吃,这里面包括化渣性。
水果水果,当然得有充足的水分才好吃,不然那就是干果了。
水分充足也代表着新鲜,不失水。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观察到,大部分采回来的水果,只要放几天就会出现皮皱,水分减少的现象;再放一段时间甚至会出现发酵的臭味。自然就对水分缺失的水果就有了戒备。
另外一种不是水分不充足,而是化渣性不好。
比如,柑橘中的砂糖橘和贡桔(特指小果型贡桔,其实也是南丰蜜橘的一种。名叫贡桔的至少有三个品种,本文指街头比砂糖橘提前上市半个月左右的品种),前者化渣性就完全碾压后者,后者吃了之后感觉嘴里有筋膜咬不烂那种。
所以,一般砂糖橘的价格是贡桔的2-3倍。果型差不多,糖度差不多,价格却区别很大。
还有一种特别化渣的网红柑橘--爱媛28红美人(四川叫爱媛38,误命名)。口感极其独特,属于目前所有柑橘中最嫩最化渣的。尽管有着糖度不算高(但是酸度低会感觉甜),不好剥皮的缺点。但是,就凭着一个化渣的口感,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种得好的可以卖到二三十一斤,算是国产水果中的高端了。
03
第三、香气,独特的果香,特别是具有清香类型更能提升口感。
在吃水果的时候,并不只是味觉在给大脑传送信息;来自于鼻端的果香也在提醒大脑,这是好吃的水果,这是健康的水果,应该多吃点!
一般的水果都具有自己品类的独特香气,这是什么原因,很难推究了,我们或许可以从进化论得到一些推理。
比如,拥有让食用者喜欢的香味,更容易传播种子。
我知道马上有人要提到榴莲了。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想,对喜欢它的人来说,那就是香气。
说实话,我以前也不喜欢榴莲的气味,但是你真正吃的时候,确实有股很好闻很浓郁的甜香味。
04
最后是颜色和形态,饱满而鲜艳的水果总是让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更有食欲。
饱满、鲜艳也代表着潜意识中的新鲜、有活力。
因此,我们喜欢拿可口的水果比喻青春活力的少女。
就像葡萄干和葡萄的区别,总会觉得前者没有后者健康,没有后者更能给到营养和滋润。
水果榨成了果汁也会给人容易吸收,更有营养的感觉(当然这是错误的,我会专门开一篇讲讲这个误区)。果汁如果再拥有充满活力的颜色就更能给人吸取了精华的错觉。
说人类是视觉动物,一点都不为过。这也看色,那也看色的,不是增加食欲就是增加那个欲。
总结:
好吃的水果跟菜品一样,必须色香味俱佳,还得加上特有的新鲜。
多年以来已经形成一种人类群体的思维惯性:吃饭吃菜是为了活着,吃水果是为了健康。
这点是对是错,辩论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
我个人有一点坚信不疑:太甜的水果,吃着确实好吃,吃多了其实并不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