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果地理咬一口,能吃的夏天
2022/9/2 来源:不详自古以来,中国人抵不过水果的诱惑。
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赫赫,情同手足,却自负功高,已威胁到齐景公的生命安全。齐景公慌慌哒,请齐国智者晏婴想办法除掉这三个祸害。
晏婴献计,让齐景公把三人请来,赐给他们两个名贵的桃子,告诉他们,谁功劳更大,就可以领一个桃子。公孙接与田开疆抢先发言,一人说自己有搏杀猛虎之力,一人说有力退三军之功,各自取了一个桃子。此时,古冶子一看桃子都没了,拔出宝剑,愤怒地说:“我当年护送国君渡河,与河中巨鼋缠斗,救下国君一命,我的勇猛与功劳难道不如你们吗?”
吃了桃子的公孙接、田开疆听罢,羞愧难当,当场自刎。古冶子见好友倒在血泊中,自责不已,不愿独活,也自刎而死。之后,齐景公按照士的礼节厚葬他们。
图片|春秋晚期青铜剑·图虫创意桃子的故乡在中国,这种水果早在距今三四千年前,就已广泛种植于华夏各地。《诗经》中有不少“想peach”的名句,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还有“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多个气候带,自然条件优越,是桃、橘、柿、枣、龙眼、荔枝等多种水果的原产地。古代除了五谷六畜,还有“五果为助”一说,水果一直是养生达人的标配。
炎炎夏日,硕果满枝,眼下正是水果席卷全国的季节,而果香之中,是古典的人文情怀,也是现代的生活风情。
01.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
图片|新鲜荔枝·图虫创意暖阳洒在岭南大地上,荔枝犹如红妆待嫁的少女宿栖枝头,绽放南国特有的甜美芳香。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荔枝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有关于荔枝的记载。17世纪末,荔枝从中国南方传入东南亚,之后随着航船传播到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
汉代的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将荔枝写作“离支”,即割去枝丫之意,大抵古人也知荔枝贵在一个“鲜”字。荔枝离开枝叶后,贮存保鲜极难,唐代白居易将其娇贵的品性总结为:“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图片|杨贵妃塑像·图虫创意荔枝娇美,与它组成CP的也是第一流才子佳人。唐朝的杨贵妃生于蜀中,常苦肺热,而荔枝“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堪称止渴解暑的佳品,也是杨贵妃从小的心头好。杨贵妃入宫后,唐玄宗得知美人独爱荔枝,于是要求南方州县到夏季进贡最新鲜的荔枝。
南方荔枝产地为了解决保鲜问题费尽心思,将荔枝摘下枝头后,选用日行千里的骏马,一路快马加鞭。不知跑死多少马匹,越过多少关山险阻,快递小哥总算如唐玄宗所愿,将千里之外色鲜味美的荔枝及时送到了长安城。
图片|树上的荔枝·图虫创意“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手捧荔枝,捧着大唐鼎盛时期的骄奢。宋代苏东坡被贬岭南时,却是满腹失意,只有荔枝给了他一丝甜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多食易上火,可苏轼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近现代名人中,最爱荔枝的有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据说,才华横溢的他如此评价荔枝品种优劣:“糯米糍为最佳。桂味荔枝,肉坚皮厚,刺凸味甘,微澹而芳,尤上品也。”
图片|荔枝皮与肉·图虫创意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荔枝最盛,桂味、糯米糍是其中上佳的品种。每年5月,三月红、黑叶与妃子笑等群芳毕至,以酸中带甜的口感揭开荔枝季的序幕,但好吃的闽粤人往往只将其当做早熟尝鲜。到6月,桂味荔枝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味落下凡尘,糯米糍不比桂味轻盈,而是软糯肥厚汁水足,它们一同将荔枝季推向了巅峰。随着盛夏到来,荔枝季落下帷幕,南方人民迎来夏日的另一位熟客——龙眼。
02.龙眼:绛衣摇曳绽冰肌
图片|新鲜龙眼·图虫创意龙眼亦称桂圆,圆溜溜的球状果实挂满枝头,如万千珠玉,恰如其名。古人云:“荔枝方过,龙眼即熟。”龙眼也有一个“荔枝奴”的别名,二者都属无患子科植物,产地也相近。每年,龙眼成熟晚于荔枝,我国南方地区龙眼上市时间一般在7、8月。
龙眼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广泛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上世纪90年代以前,龙眼还是稀有小水果树种,如今已发展为“三高”农业的水果,这离不开岭南果农的贡献。据统计,广东省龙眼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年广东龙眼产量达90.29万吨,约等于年全国龙眼的年产量,其中,茂名、惠州占据省内前两名。
图片|泉州开元寺龙眼树·图虫创意剥开黄褐色表皮,尝一口晶莹剔透的果肉,清香甜美,肉质爽脆。实际上,我们食用的果肉,是覆盖在其种子表面的假种皮。与荔枝一样,经过从古至今的种植,龙眼也被栽培出多个良种,比如出自两广的石硖龙眼、原产于广西灵山的灵龙龙眼、产自广东揭东的“古山二号”龙眼、培育于福建的东璧龙眼等。
龙眼虽以夏日水果广为人知,但它也有食药同源的功效,是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的滋补品。《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就说:“龙眼大补。”
03.桃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图片|新鲜桃子·图虫创意古诗云:“何彼秾矣,华如桃李?”春暖花开时,满树娇烂漫红,看不尽的桃花灼灼,绘成唯美的华夏之春。夏季,象征吉祥长寿的古老植物褪去绝代风姿,结出鲜美多汁的果子,这是几千年来地道的中国风味。
根据实物资料与文字记载确证,中国是桃的起源地。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桃核的踪迹。到公元前2世纪后,桃子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欧洲。在古印度,当地人将中国人带去的桃子称为“至那果”,意即“中国果”。
图片|桃树·图虫创意我国桃子品类繁多,据统计有多种,主要分为毛桃、油桃、扁桃、离核桃、粘核桃等几大类,主要栽培于华北、华东各省。山东肥城佛桃、江苏阳山水蜜桃、浙江奉化蜜桃等,都是著名的优良品种。
作为古代五果之首,桃被誉为“仙果”,也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
图片|蟠桃·图虫创意夸父追日的传说中,夸父去世后,身边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晋代,陶渊明隐居不仕,将桃源作为理想的寄托,写出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从此,世人在红尘中对世外桃源寻寻觅觅,却求之不得。唐代,名落孙山的才子崔护在长安郊外偶遇一名如桃般娇艳的少女,成就一段悲喜交加的传奇姻缘:“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明代,以桃为朋、以酒为友的唐伯虎笑他人看不穿,自喻为“桃花庵里桃花仙”,诗情画意间尽显癫狂。
同为中国的古老水果,桃子与李子还组成了拆不散的CP。当遇到品德高尚、为人低调的人物,人们会想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想起诲人不倦、春风化雨的名师,我们会祝福他们“桃李满天下”。礼尚往来,说的是“投桃报李”;代人受过,说的是“李代桃僵”。
04.樱桃: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
图片|中华樱桃·图虫创意与桃同属蔷薇科植物的樱桃,大概是最熟悉的陌生果。水果摊上的车厘子一度以不太亲民的价格,成为实现水果自由的最大障碍,堪称水果界的爱马仕,今年总算降价了。曾经被捧上天的进口车厘子,指欧洲甜樱桃,在它的原产地欧美地区,这玩意儿的价格可能跟咱的砂糖橘一样,中国水果店中的车厘子,还有可能来自国内。
年,欧洲甜樱桃被传教士引进中国后,果农很快抓住商机,对车厘子树进行栽培,到如今,国产大樱桃已经遍地开花,有烟台红灯大樱桃、大连美早樱桃与陕西灞桥樱桃等国产欧洲甜樱桃,大部分樱桃成熟于每年6、7月。
实际上,中国也是樱桃的原产地之一,虽然被“网红”车厘子弯道超车,但生长于长江流域和山东、河南一带的中国樱桃,才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据史料记载,中国人种植本土樱桃,至少有多年的历史。
图片|车厘子·图虫创意樱桃,诉不尽离别。公元年,南唐后主李煜即将沦为亡国俘虏,告别南唐宗庙,被送往开封,迎接未知的命运。他写下:“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此一去,再不能赏春樱烂漫、品夏果酸甜。
樱桃,道不尽遗恨。公元年,临安陷落,南宋词人蒋捷不愿屈服于武力与权贵,开始颠沛流离的隐居生活,在江湖流浪之中感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樱桃,犹如水果中的尤物,文人雅士品尝如点点朱唇般的樱桃,心中念的却是美人的樱桃小口。唐代诗人白居易家中有两名美女,后世因“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一句记住了她们的芳名。小巧玲珑的樱桃包裹着酸酸甜甜的迷人滋味,咬一口,自是绝世风流。
05.芒果:庵波罗果,见珍于世
图片|树上芒果·图虫创意樱桃并非全是舶来品,更常见的芒果却是真正的外来水果。唐贞观年间,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来到印度,这里正是芒果的原产地。玄奘在《大唐西域记》记述道:“庵没罗果(一说为余甘子),见珍人世……小者生青熟黄,大者始终青色,出细班氎及黄金。”唐朝人将这种热带水果译为“庵没罗果”,后来的官方译名是“杧果”,芒果其实是民间约定俗成的名字。
16世纪,印度莫卧儿王朝出了个热爱芒果的帝王阿克巴。他在德里附近有一个十万株芒果树的果园,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图片|芒果·图虫创意由于芒果树性喜温暖,不耐寒霜,引进中国培育后,主要栽种于云南、广西、广东、四川、福建、台湾等地,现在发展到40余个品种。为人熟知的有桂七芒、青皮芒、金煌芒、台农芒、贵妃芒等,酸甜香味充盈整个夏天。
清康熙年间,闽浙总督觉罗满保为芒果着迷,他奉命巡海,在台湾发现当地的土产芒果口味特地道,回头就给康熙皇帝寄去一大批芒果,说:“这是台湾的土产,献给皇上。”康熙帝比较高冷,也不知尝没尝过,只是淡淡地回了句:“知道了,这东西没什么用,不要再送了。”隔一个月,满保又上贡了一大筐芒果,还是那句话。康熙只好说:“以前没看过芒果,本想看看,看过觉得没什么用,你别再送了!”
图片|杨枝甘露·图虫创意康熙觉得芒果没用,大概是没有吃过广东甜品。芒果在粤式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黄金搭档,与椰汁、西米露、双皮奶、沙冰、酸奶三三两两搭配,就组成广东糖水界的“天花板”。
06.葡萄:三千龙女抛珠佩
图片|葡萄·图虫创意如今,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水果,在中国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那就是葡萄。目前已知的葡萄品种有0个以上。采摘下来后,5%的葡萄会变成葡萄汁,另有5%做成葡萄干,10%作为鲜果生食,还有多达80%的葡萄将经过发酵,酿造为葡萄酒、白兰地等多种酒类饮品。
考古发掘表明,葡萄的种植很可能起源于黑海。历史上,结满果实的葡萄藤缠绕在欧亚大陆每一个火热角落,欧洲人视葡萄酒为“生命之水”,所罗门王有自己的葡萄园,而早在五六千年前,埃及人就用葡萄酿酒。
图片|葡萄酒·摄图网西汉时期,张骞凿空西域,将已被驯化的葡萄引进中原。从此,葡萄园也在中国扎根。随着葡萄的传播,中原涌现了无数拥趸。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酷爱葡萄与葡萄酒,为此广示群臣,在民间大量种植葡萄。曹丕甚至将葡萄推上水果C位,说:“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乎!”
对葡萄的粉丝而言,葡萄代表着西域边关,那酸甜的滋味,犹如舞姿动人的胡姬,亦或是技艺高超的弦音。唐诗中有李白的“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也有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图片|各种葡萄·图虫创意葡萄诞生于西亚,现仍有95%分布于北半球,其中,我国主要产区有新疆吐鲁番、和田,安徽萧县,山东烟台,河北张家口、宣化、昌黎及辽宁大连、沈阳等地。在北方,新鲜葡萄上市时间多为5月底6月初。
07.西瓜:破来肌体莹,嚼处齿牙寒
图片|西瓜·图虫创意吃瓜群众最爱的西瓜,是最能代表夏天的水果之一。大文豪马克·吐温曾说:“品尝一口西瓜,你会知道天使在吃什么。”当然,天使吃的应该不是没被驯化过的野生西瓜。
在中国,关于西瓜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西瓜与葡萄、芒果等都经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即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的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另一种说法则是,西瓜本为“稀瓜”,有水多肉稀之意,早在神农尝百草时就已开始在中国种植。
图片|温室种植的西瓜·图虫创意史籍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新五代史》记载,广顺三年(年),有个叫胡峤的县令随后周使团出使契丹,结果整个使团卷入谋反案,胡峤人微言轻,有家归不得,滞留在契丹长达7年,写成记述契丹风土人情的《陷虏记》。他在辽上京附近(位于今内蒙古)看到了契丹人“牛粪覆棚而种”的西瓜田,并品尝了西瓜,留下其“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的记载。
胡峤听契丹人说,这是他们从回纥人抢得的西瓜瓜种。回纥人居住于今新疆一带,是维吾尔族同胞的祖先。胡峤“始食西瓜”的记载,是西瓜在古代文献中首次出现,而西瓜传入中原的时间可能更早,在广西、江苏等地的汉墓中,考古学家都曾发现西瓜籽。
图片|西瓜雕刻·图虫创意根据目前研究,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西瓜起源于非洲。这种水果极其耐旱,借助风力在沙漠中传播种子,经过数代育种、跨越若干个国家和文化之后,才培育成现在夏天最流行的美味水果。
近年,中国人每年能吃掉全世界西瓜总产量的70%,且我国的西瓜基本上是自产自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年中国西瓜产量为近0万吨。在周边一些国家,西瓜是名贵水果,而在中国,西瓜价格比一般水果都要亲民,盛产时比矿泉水还便宜,因此成为多年的最畅销水果。人们在开发新品种与各种切法时,也发明了新吃法,除了与空调、WIFI最配的冰镇西瓜,还有西瓜盅、西瓜甜品、西瓜鸡尾酒,在大学食堂各路大厨的菜单中,还有炒西瓜。
08.哈密瓜:吃瓜群众欢乐多
图片|哈密瓜·图虫创意新疆的夏天,正是盛产瓜果的时节,各类甜瓜味甘如蜜,除了西瓜之外,国民度最高的当属哈密瓜。顾名思义,哈密瓜是新疆哈密地区的特产,一说是清朝康熙帝给它赐的名。
哈密瓜属于葫芦科植物甜瓜的一个品种,含糖量最高可达21%。甜瓜在中国西北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至迟在公元前2世纪,新疆甜瓜已在敦煌栽培。史载,东汉时期,汉明帝后宫有一个阴贵人,她有一天晚上梦见自己在吃瓜,其味甚美,恰巧当时从敦煌运来了一些西域瓜种,时人称为“穹窿”。现在,新疆人还会称甜瓜为“库拱”,与汉代的译名相似。
图片|哈密瓜·图虫创意时至今日,各类甜瓜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哈密瓜也以甜爽醇香的风味弥漫夏季的人间,而一些晚熟品种要到秋天才上市。
更多时候,人生是苦尽甘来。我们自由吃瓜之余,不能忘记一位来自湖北的女院士。
瓜类育种专家吴明珠,与袁隆平院士是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的同届校友。当袁隆平为禾下乘凉之梦奋斗时,吴明珠来到了新疆吐鲁番。她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投身到边疆的甜瓜田中,每日带着水和馕,顶着烈日风沙,行走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沙漠,收集散落民间的甜瓜品种。她丈夫为了她的科研工作,也申请调到新疆,哪怕苦到只吃酱油泡饭,也要支持妻子种甜瓜,后来因病去世。
图片|新疆秋景·图虫创意几十年来,吴明珠尝尽苦涩,坚持做好一件事,将人生奉献给了甜蜜的事业,培育出30多个优良瓜种。我们每年夏天吃到的西瓜、哈密瓜中,超过80%的品种是她培育研发出来的。许多瓜农种上她培育出的新品种,过上了好日子。
前些年,吴明珠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年过九旬的她已经忘记许多事,却永远记得她的瓜。有一天,她急着要出门。家人问她,您要去哪啊?吴明珠嘴里小声嘟囔着说:“瓜该授粉了。”千百年来,人类得以满足最简单的口腹之欲,正是因为无数专家、农民的默默奉献。年,中国共生产水果2.74亿吨,稳居世界第一,实现14亿人的水果自由。
又是瓜果飘香的时节,夏日水果的芬芳沁人心脾,似乎总能让人们暂别波波碌碌的生活,觅得精神上的几分甜蜜。
图片|吴明珠(右)是袁隆平(左)在西南农学院读书时的同学·读秀...完...
参考资料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医古籍出版社,
都大明:《中华饮食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
[英]彼得·布拉克本-梅兹:《水果:一部图文史》,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