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往事买山里红吧,就剩这一挂啦
2023/8/7 来源:不详文
祁建
“买山里红了,大串儿的,大串儿的山里红……”在深秋之后,尤其到孩子们期盼的年节的时候,在庙会上常常能够听到卖山里红的吆喝声。山里红,也叫红果儿,山楂……色红、个儿大、果实肥厚,酸中还能够带有一点甜味儿,好吃着呢。
卖山里红的小贩,一般都是用线把山里红传承像项链一般的一个大圈圈,挂在自己的脖子上,颇有些沙和尚的感觉,他们一走,就引来不少孩子的瞩目,买了山里红的孩子一般也会互相比一比,看谁的个儿大、数量多……售卖山里红的,不但脖子上挂许多串,左手小臂弯曲着,也挂着许多串;只剩下右手做动作。其吆喝的词句甚为可笑,不论他身上臂上挂着多少串,可是喊“买山里红吧,就剩这一挂啦!”,人们也就听惯了“就剩下这一挂”的这句话了。
山里红可以做成不少特色小吃,比如冰糖葫芦,当然也有偶尔用什么海棠、葡萄、橘子瓣……但最正宗冰糖葫芦的还是用山里红的。
粱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一文中记述道:冰糖葫芦“以信远斋所制为最精,不用竹签,每一颗山里红或海棠均单个独立,所用之果皆硕大无比,而且干净,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由客携去”。可见小小的糖葫芦不但深入人心,更得到了名人大家的赏识。
当然做山里红的冰糖葫芦也是有方法的,首先要把山里红洗干净用竹签穿起来,挑选新鲜饱满、大小均匀的红果,洗净。将红果拦腰切开,用小刀挖去果核,然后将两瓣合上。把去过核的红果用竹签串起来,每串大概十来个。
糖熬到刚刚好时,呈黏稠的透明状。如果熬制时间不够,糖会粘牙;如果熬得过久,糖则会泛苦味。蘸糖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很需要技巧。如果糖裹得太厚,吃下去一口咬不着果,是比较失败的。糖要蘸上薄薄而均匀的一层,即算成功。蘸裹上熬好的冰糖浆,等糖浆凉后凝结即可。做糖葫芦不可性急,不可怠慢,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幼年家境贫寒,她回忆曾经亲手熬制过冰糖葫芦。
每年的农历正月,厂甸上都有冰糖葫芦售卖,除了小串的,还有长达好几尺的大串冰糖葫芦,看着就很威武。清朝光绪年间,有一首《厂甸正月竹枝词》,说的是“雪晴满路是泥塘,车畔呼儿走不忙。三尺动摇风欲折,葫芦一串蘸冰糖。”
除了糖葫芦,山里红还可以做成山楂糕、金糕、果子酱、果子汁……如果把山里红去皮去核,加糖入锅翻炒,待糖侵入果肉加水煮开,晾凉之后,食用。味道甜美,色泽艳丽,这就是有名的“炒红果”。
山楂糕也是值得一尝的小吃,它是以山里红、砂糖等为原料后,再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一道具有老北京风味的糕点类甜品。酸酸的味道,作为开胃菜非常不错,同时又觉得很甜,酸酸甜甜融合的很好。
当然老北京的话“卖山里红的”也和山里红“就剩下这一挂了”有关系,歇后语“卖山里红的”,下句含意是“就剩下这一挂了”。
这个“挂”字转用于衣服,中国式衣服称“大褂”、“小褂”、“马褂”等等。现在还有“褂子”之说,例如“穿件制服褂子”,意即穿制服上衣。还没听过“西服褂子”之说。大概因为制服自清末就来到中国,年深日久而“华化”了;西服新来乍到,尚未风土化吧。
嘲讽之意用于熟人间开玩笑,如说“大哥!今儿又穿这件出来啦!您这是卖山里红的!”意思是说“你就剩下这一件褂子了”。
自谦之意表示自己衣服少,不是单夹皮棉纱俱全,如说“我可比不了你,穿什么有什么。我是卖山里红的。”意思是只此一件褂子。
写实之意是断了钱粮季米的旗人专用的。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北京旗人家大多典卖一空,家徒四壁,竟有用瓦片当碟子用的人家。但旗人死要脸面,全卖光了也得剩下一件整齐衣服,到亲友家去时才穿上,回来时一出人家大门就立即脱下来包好,回家收藏以备再穿。这就真是“卖山里红的”,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下这一挂啦!”
梁实秋先生回忆:“离开北平就没有吃过(山里红的)冰糖葫芦,实在想念”。如今,虽然胡同里的吆喝声渐渐远去,但灯火中一串串红彤彤的山里红冰糖葫芦,还是足以勾起人们对温暖岁月最美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