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个省的橘子最好吃,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2022/10/28 来源:不详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橘子是大家最喜欢的一种水果,不仅吃起来酸甜可口,而且汁水很足,在冬天这种干燥的季节,吃橘子是很解渴的。不过,因为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都出产橘子,但是好吃的却并不多。

橘子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因为气候条件的局限性,北方的橘子都苦涩而且很小,基本上没有办法食用,南方的天气适合橘子生长,不过因为土壤条件的不同,有些南方地区的橘子味道特别不错,其中有6个地方是实至名归的,快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江西南丰橘子

这种橘子的名气,是从三国就开始的,比较有名的典故就是陆绩怀橘,陆绩自幼聪明过人,知礼节,懂孝悌,尊重长辈,孝敬父母。6岁那年,于九江拜见袁术,袁术赠的橘子,陆绩舍不得全部吃完,深藏三枚于怀中。临行告辞、躬身施礼时橘子落地。袁术问道:“陆郎作宾客怎么还藏着橘子?”陆绩跪而回答:“留三只橘子欲回去送给母亲品尝。”袁术听罢惊奇不已。从此以后,陆绩怀橘便传为佳话。元代郭居敬将其编入《二十四孝》。

因为当时这种橘子是炙手可热的“贡品”,而且它还富含氨基酸和硒元素等营养物质。这种橘子皮薄汁多,所以大受欢迎,但是有很多的水果摊,就借用它的名气,但是买的橘子往往不怎么好吃。最好分辨一下,果皮油亮,挤压一下就有橘子的清香,汁多无渣。

浙江台州橘子

黄岩是世界柑橘始祖地之一,也是中国优质柑橘生产基地,栽橘历史悠久。公元3世纪,史书里就有黄岩蜜橘的记载,三国时黄岩已有金橘栽培,唐朝时黄岩蜜橘被选为贡品。

台州橘子非常有自己的特色,为宽皮橘类,果皮橙黄色,肾形,中心柱空,果肉柔软化渣,甜酸适口。本地早果实扁圆形,果皮薄较光滑,汁多、有香气。早桔果实扁圆形,槾桔果实扁圆形或圆锥形,果皮略粗糙,松脆,有香气,耐贮藏,乳桔果实扁圆形,汁胞橙黄色,风味浓甜、有香气。

湖南石门橘子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品佳质优的石门柑橘。石门自古产橘,唐朝弘文馆校书郎、著名诗人李群玉(湖南澧县籍)在《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诗作中,有隽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茅鲜句,对石门柑橘给予了品味第一的崇高评价。

柑橘,是石门的名片。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石门柑橘以丰硕的成果回馈共和国花甲华诞:四条百里柑橘走廊蔚为壮观,十大万亩橘园气势恢宏,二百二十个专业村星罗棋布,每年五亿元以上产值富民强县,中国柑橘之乡、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

湖北宜昌橘子

宜昌地处长江上、中游结合部,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于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适宜种植蜜桔。湖北省宜昌市是柑桔发源地之一。宜昌蜜桔果实扁圆、较大,单果均重克左右,果皮薄,光滑,果色橙黄。果肉细嫩,无核,品质好,酸甜可口。

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前至前年)就写下了《桔颂》。说到《楚辞》、《桔颂》。在战国末年,三峡河谷地区的后皇嘉树,桔徕复兮受到屈原的礼赞。

广西西林橘子

砂糖桔果实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至橙红,果壁薄,易剥离。砂糖桔尤以西林砂糖桔为其鲜美而极甜,无渣,口感细腻,实为佳品。西林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7.2%,是珠江水系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个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非常适合种植砂糖桔。

西林砂糖桔与其他产区的果品相比,其显著特点就是味甜。原因是该县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白天,砂糖桔以光合作用为主,消耗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成多糖、纤维素等植物的实体。夜晚,光线极少,光合作用极弱,以呼吸作用为主,消耗能量和氧气,释放出水和二氧化碳。当昼夜温差大时,白天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大量的能量,到了夜晚由于气温低砂糖桔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能量少,这样积累的糖分多,砂糖桔自然要甜得多。

广东阳春橘子

马水桔产于阳春市马水镇而得名,是广东阳春市传统名产水果,以其形美、色艳、皮薄、化渣、少核、汁多及清甜芳香,清热润肺,利水,被称为广东四大名桔之一,名扬港澳市场。马水桔在阳春种植的历史源远流长,明朝末年,已在阳春市的马水镇开始种植,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因该桔原产于阳春市马水镇塘岩村,故得名马水桔,并一直沿用至今。

阳春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由于全境群山环抱、四面环山,风速小,风害少,气候温和,境内生态环境良好。十分有利于马水桔的生长。

这6个省最好吃的橘子推荐完了,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还有哪里的橘子好吃欢迎留言评论!喜欢的朋友记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0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