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暖民心扶贫见真情记全国脱贫攻坚先

2023/1/3 来源:不详

编者按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工业和信息化系统4个集体、5名同志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新征程已经开始。在这一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为了表彰先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激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继续干事创业、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新媒体“工信微报”特推出“脱贫攻坚工信楷模”系列报道,自3月15日起陆续介绍4家先进集体和5位先进个人的战贫事迹。今日推出系列报道第六期,敬请阅读。

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选派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学工办主任李峰(医院党委书记),肩负着组织重托,从大城市来到了广西来宾市金秀县三友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开始了与三友村民一段血浓于水的情缘。

三友村地处广西大瑶山区,共有5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户、人,以壮族为主,过去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甘蔗、稻谷、玉米传统作物以及外出打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

“心与百姓同忧喜,不拔穷根不回还。”驻村以来,李峰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在工信部和哈工大鼎力支持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协调各方力量,下大力气主抓产业脱贫,开展了系列工作,让三友村的耕地变为致富的“宝地”,两年间该村贫困发生率由43%下降到1.03%,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选准产业力拔穷根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劳苦入山林。”气候迥然、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李峰从祖国的东北端到西南端,整整跨越了公里,面临着诸多南北差异。一到三友村,他就克服了“水土不服”等困难,迅速进入角色。

一个位于二级公路旁、地势平坦、水利条件不错的村庄为何还是贫困村?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该村的基本情况,驻村后李峰立即开展了细致的调研。

上门“家访”,是他认识三友村的“法宝”。每天,他那双沾满泥土的鞋都踏醒清晨的第一声雀鸣,穿过田间地头,直到村里鸡鸭归笼、万家灯熄,他才回到村委。他主动与驻村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促膝长谈,深挖“穷根”。李峰用自己的真诚和实干逐渐打动了村民,拉近了和村民的距离,取得了村民的信任。“穷了那么多年,我们能脱贫吗?”面对有些村民的质疑,乐观的李峰没有退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而且不落下一个贫困户。

而村里那些已经脱贫甚至致富的农户,也是李峰重点入户访谈的对象,“同样生活在一个村里,为什么这些人能够富起来?他们的致富经对于贫困户而言实在太宝贵了!”

仅用了两个月,李峰走遍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扎实的入户调研,他得出了一组组真实可靠的数据:三友村共有户人,绝大多数村民为壮族。年年底,该村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户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3%。李峰将贫困户致贫原因进行分类,通过分析发现,在全村贫困户中,因缺少资金和技术而致贫的贫困户高达80.19%。数据为三友村找准了脱贫的“突破口”。

年3月,李峰与村委会结合三友村实际,从气候、土质、种植经验、市场销售等方面确定了以种植砂糖桔为三友村脱贫的主导产业,研究制定了《三友村脱贫发展规划》,决定下大力气主抓产业脱贫。

确定好产业脱贫后,李峰又一次走入每一户贫困家庭中,积极引导贫困户用好扶贫政策,他把扶贫政策“翻译”成村民能够看得懂、方便操作的说明书,耐心地为村民传递和讲解各类信息,力争政策全覆盖,不落下一人。

李峰在帮扶户家中的果园向村民传授种植砂糖桔的技术

为实现三友村贫困户种植水果脱贫产业的全覆盖,年,李峰动员户贫困户新种植.2亩砂糖桔,贫困户人均种植水果1.2亩,顺利产出后将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元以上。为解决贫困户资金短缺的痛点,李峰通过采取“合作社+贫困户”产业的发展模式,帮助贫困户获得产业补贴总金额余万元;他还带领贫困户申请5万元的小额信贷以及元的以奖代补资金,村里共有户贫困户成功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共计万元;争取“奖代补”的惠农补贴资金.7万元,覆盖了户。为解决种植技术难题,李峰通过成立水果种植技术指导服务队、举办村级农业技术培训班,对贫困户进行种植技术指导,让他们掌握了种植技术。

志智双扶求学圆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作为教育工作者,李峰深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升脱贫致富持久力。李峰在做实志智双扶上下足功夫,努力让三友村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为贫困孩子铺就条条幸福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

李峰深入田间地头给哈工大学生介绍三友粮食产业

李峰积极争取各种资源,团结力量共同攻坚。他开展“一帮一联”“一户一策”动态管理,确保帮扶成效落细落实,防止返贫。利用后盾哈工大的资源帮助分担贫困户教育子女之忧,让贫困户有更多精力发展产业。老潘是三友村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了7亩沙糖桔。女儿正在读初中,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有了初中毕业就回家帮忙干农活的想法。在李峰深入贫困户调研时了解到了这一情况,他首先联系了哈工大,给这个孩子确定了一个“一帮一”结对子的大学老师,还多次深入这个贫困户家中与她一起畅想未来,给她讲很多励志故事。女孩逐渐转变了想法,决定继续努力考取高中,将来还要上大学,为家庭从根本上脱离贫困努力学习。像老潘一样的贫困户在三友村有41户,李峰将关怀送入每一个贫困户,这41户都获得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帮一”结对子帮助,获得5.23万元助学金。虽然是涓涓细流,但是却滋润着一拨又一拨贫困学子的心田,让贫困学生顺利上学不再是梦想,让他们致富奔小康的理想信念得到播种。

驻村以来,在李峰的协调下,有21户贫困户获教育扶贫“雨露计划”资助;促成哈工大与三友村教育帮扶“结对子”,捐献5.23万元助学金、建立起10余万册书籍的“爱心书屋”、筹集资金7.5万元资助三友小学;多次举行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对名学龄儿童实施“一帮一”全覆盖,确保不辍学;累计组织余名哈工大研究生、留学生社会实践团来村支教,大大开拓了山区孩子们眼界。一年多来,哈工大的党委书记和校长来了、知名专家来了、外国留学生来了……给这个贫困村带来了知识与文化气息,也鼓舞了脱贫的“志向”。哈工大结对帮扶的41个学生中有11名孩子顺利完成大学(大专)学业,并全部就业;有9名孩子高中毕业顺利考取大学(大专),没有出现因贫辍学和因贫不学的情况。

修桥筑路联结民心

打好脱贫攻坚战,基础设施必先行。年年初,三友村还有3个自然屯是砂石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李峰日常工作的亲身感受。在李峰看来,项目资金是脱贫攻坚的枪支和弹药,为此,他和村“两委”干部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一年内,李峰邀请哈工大专家提供规划设计、帮助村民安装太阳能路灯,争取项目资金万元,修建屯级水泥路5.2公里,巷道4.7公里,产业硬化路6.5公里,水利渠道8公里,桥梁1座,实现村屯道路硬化全覆盖。现在宽4.5米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村里的农副产品“直达”城镇。全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补齐了三友村脱贫攻坚的短板,提高了脱贫攻坚支撑力。

此外,李峰积极推动乡村建设,让群众有幸福感。实施危房改造项目56户,实施易地搬迁项目11户,实现危旧房改造不留死角;争取项目万元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园,建设农民合作社会议室,改善村委食堂,新设5个垃圾存放点,购置50个垃圾箱,实现村容提升新面貌。村里修起了石牌,建起了宣传栏,村里的重大活动,村务公开的有关事项都及时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成立广场舞队和篮球队,定期组织活动和比赛。一件件提升村庄“颜值”的工程,让村庄变了样。

年5月,三友村两次遭受暴雨袭击,连接大力屯和峰贵屯的龙官桥在洪水的冲击下,桥面出现裂缝,变成危桥。为方便群众出行,李峰组织挖掘机进行桥面改造,挖断裂面、填平路面,使轻型车辆能简易通行。考虑到冬季水果季节大型车辆拉果的通行,此桥只能重建,经专家测算,重建需要资金近60万元。李峰立马与桐木镇分管领导协调,并找到分管扶贫的县领导进行汇报。最后,得到县里的大力支持,统筹安排了50万元建桥资金,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不忘初心百姓暖,砥砺前行人民赞。”李峰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融为一体。驻村以来,他只回过两次家,心思全都放在村里的脱贫工作上,年均余次深入农户家中访谈、调研,把百姓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他没有花架子,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他用实干温暖民心,带领三友村在年年底实现脱贫摘帽。村民们从心底敬佩他:“李书记为三友村做了很多实事,让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来源:中国电子报

记者:吴丽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7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