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阅读理解精讲,做阅读题正确的方式
2025/4/22 来源:不详一、文章分析
1-6自然段,考入县扶贫办的小杨接到一个扶贫任务,到封闭落后的小村庄石岭村帮扶吴志福。小杨从村主任口中得知,三年前田副县长到石岭村扶贫的故事。
7-10自然段,插叙田副县长第一次帮扶吴志福的故事。
11-13自然段,田副县长帮助吴志福种植砂糖橘,吴志福的生活有了一些好转。
14-15自然段,三年前在田副县长帮扶下种植起来的十几亩砂糖橘因缺乏科学管理而“营养不良”。
16-30自然段,小杨翻阅妈妈留下来的专业书籍,经过不懈的努力,吴志福家十几亩的砂糖橘终于起死回生。
31-最后,第二年,砂糖橘喜获丰收,吴志福也终于摆脱贫困,两个大男人相拥而哭。故事结尾交代了小杨和田副县长的母子关系。
二、答题技巧
第一题:考察概括能力
详见文章分析。
第二题:赏析语言表达效果
无论是什么样的题目,都要清楚地概括出句、段所写的内容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答题,所以答题技巧是需要的,但是读懂文章更重要,尤其是概括能力。
这段文字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方面是小杨的心情,另一方面是对果树的描写。
知道了写什么,然后再看语言的表达效果。
什么是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就是作者使用了某些写作技巧,使表达的事物、事件更为生动传神,能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情感。
那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让事物、事件等更为传神呢?无外乎这几个方面:修辞、人物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特殊的词语形式(如叠词、动词、数量词、拟声词等)特殊的句式(整句散句相结合,长句短句相结合等)
这一题第一句写小杨时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写出了小杨内心的失落、担忧。第二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砂糖橘树生长不良的状态。
所以所有的题目正确的答题格式是:先概括写了什么,再使用答题技巧全面作答。
第三题:句段的作用
首先看写了什么?概括出来。
这段文字从内容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从田副县长这个角度,一方面从“上面来的人”这个角度。
从田副县长的角度:赞扬的田副县长一心为民办实事,真心带领百姓脱贫的高大形象。
从上面来的人的角度:讽刺了某些为官者不扶贫,假扶贫的恶劣作风。
从结构方面说:和上文写石岭村的贫困相呼应,说明了没有人愿意到这儿来扶贫的事实。为下文小杨真扶贫做铺垫。
第四题:作者的情感态度
作者的情感态度都隐藏在对事情的描写里,所以概括事件、分析事件很关键。
选好人物角度:田副县长、小杨,假扶贫的某些为官者,老吴等农民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