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毕业生在江夏种柑橘,获湖北省十佳农
2025/4/22 来源:不详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11月7日9点,37岁的张朝走向橘园深处,带领农户们采摘早熟砂糖橘。这位武汉大学法律系毕业的大学生在扎根农村八年后,今年迎来了第一次大丰收。他的亩柑橘基地今年预计可收获50万余斤金秋砂糖橘,70个工人从11月6日起下园采摘,一直持续到月底。此时距离他种下第一棵自己的柑橘树已达8年。年,张朝来到江夏光华村测试柑橘新品种,并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今年9月获得-年度“湖北省十佳农民”殊荣。“小时候父母种橘子供我和弟弟读书”“剪果子的时候,尽量带一片叶子。”在山坡街光华村的武汉佰果冠果业柑橘基地,张朝嘴上说着要领,手里的剪刀也没停下,一分钟就剪下20个柑橘。来自附近村湾的村民对这位老板的娴熟麻利已经司空见惯,柑橘园里采摘、运送的工人各司其职,呈现出一幅火热的丰收景象。张朝是广西桂林人,年从武汉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投身电商行业,很快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朝经过土地堂时,发现那里的橘农在沿街叫卖一种老品种的柑橘。生在橘农家庭的张朝,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跟在父母身后,在橘园里摘果子的场景,“小时候父母用种橘子的收入供我和弟弟读书。”经过多番考察,张朝发现,江夏区有着多年种植柑橘的历史,土壤、环境各方面条件适宜种植柑橘,又有地域物流优势。年,他开始了品种测试,最终在砂糖橘、沃柑、金钱橘等品种里,选择了可以提前45天上市的早熟砂糖橘。“在纠正错误的路上不断前进”种植柑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年张朝刚种下第一批柑橘苗,年1月,园区就遭遇了零下7度的低温,之后的年,最低温达到了零下9度。期间,张朝尝试过覆盖遮阳网、铺稻草、薄膜、喷防冻剂等各种方法来减轻损失。年,一直与冻害作斗争的张朝找到了一种新型防寒布,材质像口罩中间的熔喷布,透气不透水,橘园总算安全度过了零下九度的寒冬。五年来的两次冻害导致橘园损失了80%左右的橘树,经过补栽后,今年产量仍然可达50万斤。“换成其他人的话,可能会丧失信心或者放弃这个事业。但是我有一种倔强的精神,像牛一样吃苦耐劳,像驴一样倔强,不做成功就不罢休。”张朝看着如今硕果累累的橘园说,“我一直在纠正自己错误的路上不断前进。”“今年受旱情影响,这里的果子算得上是顶级货,个头大,口感好,味道甜。”来自江西赵李果业的采购经理付海泉指着园区里的滴灌管道告诉记者,“看得出这个果园经过了精心打理,滴灌能够很好地解决干旱问题。”“乡村振兴需要年轻的血液”有着远大梦想的张朝,并不满足于现状。张朝决定果园里过剩的果子进行深加工,酿成橘子酒,橘园旁边便是他的“好酌”酒厂。酒厂于4月26日投产,每天可生产斤酒。7月12日开始在他的十几家直营店售卖。目前,橘子酒的销售额是2万一天,大约有50-60%的回头客。“延长产业链,通过加工提高附加值,才是真正的抗风险。”张朝告诉记者,除种植柑橘、生产柑橘酒外,他还计划尝试“三产融合”的模式,在园区打造橘文化民俗村,开展柑橘采摘、农耕体验等活动。好不容易从农村走出来,又回到农村,头上还有“名校光环”,对此,张朝表示,在最初无人支持时,他就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乡村振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振兴,二是人才振兴。如果没有注入我们这样的年轻血液的话,谈何振兴?”张朝说,农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他想带动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到农村创业。(来源:江夏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