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年满三年的白茶散茶和饼茶,香气滋味
2023/7/16 来源:不详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年的秋季,热的时间比较长。
因为有一个闰六月的缘故,长长的夏季,一直延续到了霜降节。
所以,那一年,有了十几年才一遇的霜降茶。
也是那一年的立秋后几天,S师傅采下了一批立秋寿眉。因为天气热,茶采得极多。
留下了一些存散茶,余下的,压了饼。
于是,我们就有了同茶的不同形态,五彩贡眉饼,和五彩贡眉散茶。
那时候,新的白茶国标还没有出台和开始实施,寿眉里等级较高的,仍然还可以叫做“贡眉”。
嗯,它们是大白茶里最后的一批叫做贡眉的茶了,转过年去的年5月1日之后,大白茶树上采下来的寿眉,便不能再称作贡眉了。
从这点上看,这批茶的名字,还是极具纪念意义的。
从年到年,是三年的时光。
这八百多个日夜,这对姊妹花,分别以散茶和饼茶两种不同的形态,在修炼着,在陈化着。
在即将临近三年陈,即将迈入老白茶门槛之际,它们俩,分别转化出了何种香气与滋味呢?
它们彼此之间,又有哪些相同之处,哪些迥异之处呢?
在这个年新年的第二天,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村姑陈泡了它们。
太姥山高山秋寿眉品鉴笔记
五彩贡眉饼
五彩贡眉散茶
第一冲:
盖香:
饼茶的盖香,是一种微熟的,微甜的香气,带着一丝丝粽叶香与竹叶清香。虽然是接近三年的老白茶了,但香气依然很清新,恬淡,宁静,微微有点轻舞飞扬的恣意洒脱。
散茶的盖香,相比新白茶来说,要老成持重一些。相比老白茶来说,要轻灵活泼一些。药香打的头阵,接着是陈香登场,最后,是竹叶香殿后压阵。
汤感:
饼茶的茶汤,甘甜鲜美。
汤水饱满淳和,较为成熟,有轻微的枣香在汤水里浮动。细细辨之,在枣香之外,尚有微甜的花香在徜徉,竹叶香丝丝入扣,在尾调里荡涤着舌间敏感的神经。
散茶的茶汤,汤水轻盈,仿若蝶翼翩翩。极柔极软极细腻的汤感,如大唐那泓华清池,滑溜溜地冲刷着美人的凝脂。
汤感清新空灵,较之新白茶的汤,有三分微熟。较之四年以上老白茶散茶的汤感,有二分年轻。
第二冲:
盖香:
饼茶的盖香,变化成为了浓郁的药香,夹着两分热情的枣香。仿佛是一缸治感冒的中药,快熬好时,加进了两粒干枣。
甜香在盖子微凉后,出现在上面。令人觉得,这是一只蒸过红枣的蒸笼,揭盖的瞬间,还残留着竹的香与枣的香。
散茶那浓郁的药香与陈香,袭击了我的鼻腔。香气极端的浓郁,极为强烈的力道,几乎以为,这是五年陈的老老白茶。
犹记得两年半前与它初次见面的时候,被它惊人的甜美靓到了。融化在那甜美而甘活的花香里,沉醉不知归路。
它,曾经是一款鲜妍亮丽,如凤辣子一般的茶。
然而经两年半的岁月风华洗礼之后,这股甜香,竞然变弱了,在变得浓郁了的药香与陈香面前,它羞怯地,似一个新媳妇。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滋味:
饼茶的汤色,明显要比散茶来得深一个色度。
如果用口红的色号来比的话,两个都是橘色系,饼茶是砂糖桔,散茶是浅橙。
果真,同样的一批材料,压成饼之后,由于多经历了一道压饼的工序,饼茶的汤色,更深了,茶叶的口感,也较散茶更熟一些。
竹叶香和干粽叶香成为汤水中的主角,配角,是鲜甜的花香,在中尾调里浮浮沉沉。
饼茶的第二冲茶汤,滋味明显加深了,汤感变得更厚实,更饱满,更有层次,更醇厚,更有浆感。
熟悉武夷岩茶的茶友,如果喝过慧苑老丛,便能理解这款五彩贡眉饼,它这种浓稠的浆感,有多么地魅惑味蕾。
饱满,多汁,丰沛,充盈....
我能想到的,关于浆感美好的词汇,都拿出来了,却好像,还不足以形容它的万一。
散茶的风味,却是娴静冲和的,像一阵无欲无求的落山风。
很难想象,当初是甜花香见长的五彩贡眉散茶,陈化两年半之后,它的汤感更加稠滑了之后,却不见饼茶的那种醇厚感和浆感,倒是糯米汤的稠感惊人,在稠里,又掺着三分娇俏,两分明媚。
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熟女,尚有二八少女的萌动——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种看似矛盾的风格,既熟又新的反差萌,在这款快要三年陈的五彩贡眉散茶身上,离奇地出现,又和谐地统一着。
就像仪琳,明明身入佛门,该四大皆空,却不由自主地,爱上了令狐大哥。
第三冲:
盖香:
饼茶,粽叶香,竹叶香,相较散茶,香气略柔软而失了力道。
稍凉后,盖子上的气味,变成了甜美的,成熟的花香。像是秋收时节,盛开的那些沐风栉雨挺立骄阳的鲜花,那种历经风雨后的淡客与从容。
冷香微甜,仍能辨出是采自立秋时节的五彩贡眉特有的鲜甜花香,却因为年纪渐大,竹叶香粽叶香见长,而淡了许多。
散茶,浓郁的药香,夹着丝丝的陈香,在揭盖的瞬间就夺人心魄。
这股香气,力度大,穿透力极强,且持久。盖子从热到凉,它们一直是盖香上的主角,分毫不相让。
甜花香在尾调上出现,轻巧活泼,却因为夹着陈香而来,便比新茶时期的甜香,多了三分端丽。
是一种成年之后,自持身份的笑意。
滋味:
汤水仍然是浓稠的。小汽泡凝固在茶汤当中,十分钟过去,仍然不散。
颇有点活久见,不见不散的味道。是岁月升华中,带给接近三年陈老白茶的底气。
两款茶的汤色,都较前一冲,有了加深。饼茶成为了深琥珀色,散茶升级为浅杏色。
饼茶的汤感更稠了,更滑了,更醇厚了,汤水入口,不是咽下去的,是它自己随着呼吸,就滑下了喉咙。
然而,饼茶的汤水,却仍然是极柔和的。它稠归稠,醇归醇,但却极为柔和。像是一个武功高强的人,性格也极好,扶贫济弱,宽宏大度,气度高华。
散茶的汤水,却明显比前一冲要浓郁许多许多,仿佛写书法时,力透纸背的感觉。
甚至,能从汤水中,喝出一股凛然霸气。
是近三年的时光,八百多个日日夜夜,这款五彩贡眉散茶,在暗无天日的太姥山上的纸箱中,在塑料袋与铝袋的双重护卫下,练就的惊世武功。
这门武功,叫“开汤一跳”。
劲力之大,汤感之猛,让你一喝,就会吓上一跳——尚有清新柔和之气韵的准老白茶散茶,竟然在第三冲里,出现了如此霸气十足,猛劲十足的汤力,真真是造物主的神奇之处!
第四冲:
盖香:
饼茶香气更柔和、恬静。散茶香气更霸道、浓烈。
饼茶是竹叶香、粽叶香、甜花香。散茶是铁罗汉般刚猛的中药香、岁月成就的陈香、清新甜美的花香。
滋味:
汤色与第三冲相比,再一次加深了一些些。不细看,看不出来。
稠度也在加强。从小汽泡的凝结程度与散开程度,便可知道,它们汤稠水滑,凝脂如玉。
像是和田那些羊脂白玉般的细滑手感。
但是,散茶和饼茶的汤色,以及浓稠程度,却是不一样的。
饼茶的茶汤颜色,仍然比散茶深。前几冲,只深了一个色号。这一冲,却深了至少两个色号。
而浓稠程度,也大大不相同。
冲泡后生成的小汽泡,大略是一样多的。但的饼茶的小汽泡,散得快一些,而散茶的小汽泡,散得慢一些。牢牢地镶嵌在茶汤表层中部,像是果冻中的水果粒,装饰着这杯茶汤的美好。
这说明,这款五彩贡眉饼的浓稠程度,不及与它同一批材料的五彩贡眉散茶。
在汤水的醇厚度上,饼茶,依然比散茶,要醇厚一些。
许是经历过压饼工序的缘故,饼茶的汤感,更饱满更圆润。而散茶的汤感,更清新,更鲜爽,更淳和,更细软。
然而,散茶的茶汤,在稠滑中却又有劲道和犀利的那一面。
可谓是“棉里藏针”的典范之作。
这两款茶,还有八个月,就满三年了。
估计到过生日那一天,身价还会再涨一涨。
两年多来,它们的变化是极为明显的。
尤其是每年的冬天,是白茶转化的关键时期,许多的白茶,在经历了冬天之后,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出来。
今天的冲泡,果然,就感觉到了它们这段时间以来,鲜明的变化。
汤水明显在变稠,饼茶的汤水明显在变醇厚,散茶的汤水明显更劲道。
更加难得的是,采摘时为同一材料,加工时为同一师傅的茶,以不同的形态陈化两年多之后,它们的风格,有了极为明显的差异。
饼茶的香气更成熟,而散茶的香型更清雅。
一个像姐姐,一个像妹妹。
姐姐成熟稳重,妹妹灵动活泼。
姐姐端庄大方,妹妹犀利明快。
都是冰清玉洁的美人儿。拥有一款,便无以为憾。
饼茶汤感丰腴,饱满多汁,似水蜜桃一般香甜可人,起名“瑶池”可好?瑶池边上,蟠桃很多,可惜只属天上人,人间哪得几回闻?
喝了这款叫做瑶池的五彩贡眉饼,虽然没有吃到仙桃,也可算是得偿所愿了。
五彩贡眉的散茶,清新爽利,风格明朗欢快,既有新茶的新,又有老茶的老,是极有特点的一款茶。
它药香与陈香浓郁而浓烈,朴实无华,却又在尾调上,保留着新白茶时期那甜美的花香。
矛盾得不能再矛盾了。
仿佛是一位佛门弟子,本该青灯古佛,偏偏生了凡心。
便唤它,“思凡”吧。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