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出事,农民成背锅侠,水果出事
2023/6/4 来源:不详怎么确诊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964818.html
每年12月到次年4月份,沃柑都会迎来采摘上市期,然而“三一五”来临,沃柑因“泡药”问题上了热搜。记者发现,沃柑在采收之后,商家就会用上药水进行清洗,紧接着打蜡,而后装箱发走,销售到全国各地,并进入消费者嘴里。
广西沃柑
沃柑是近9年引入到国内的一种杂柑品种,起初是在川渝2地小范围栽种,不过对环境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刚引入国内时并没有受太多欢迎,不过到了武鸣区时,因当地气候独特,沃柑长得更大,汁水比较多,且食用感甘甜,被市场所喜欢。
如今广西地区万亩栽种面积,而武鸣40万亩,亩产高达2-3吨,因这里的品质最好,卖相最好,每年年初各地果商都会来到武鸣采购沃柑。沃柑因为卖相好看,味道好吃,现在的价格还算比较高,市场上一斤要10元以上,在电商平台购买价格也要达到6元以,比橘子、丑柑的价格都要高一些。所以,沃柑也成了采购商蜂拥争相追逐利益的对象。
采购商通常是在沃柑低价时大量收购,之后加大用量“泡药”,保证2个月储存不烂,等沃柑涨价后再卖出去即可。很多时候,储藏期根本就没过30天,很多农资店、洗果厂都称可直接卖出去。
为何沃柑要“泡药”?药是什么?
沃柑的保鲜期不是太长,从成熟到卖到消费者手里,需要很长时间,这一期间沃柑极易出现腐烂现象,而采取“泡药”就可延长1-2个月的储藏期,果实依旧透亮红润。
事发地南宁武鸣地区,有人爆料称当地果商擅自调高药物的稀释度,且没有考虑安全间隔期直接上市。记者随即暗访,发现当地所贩卖的保鲜药物包括咪鲜胺、抑霉唑等、24滴等,包装袋上均打上“低毒”标签,且用法是稀释-0倍液,其中百可得需储藏一个月上市,抑霉唑需存储45天才能入市。
保鲜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什么?
保鲜类农药没有问题,它们均是通过审批才能卖到市场的,然而使用农药时需要讲究方法,例如安全间隔期、剂量多少。不过有店老板为了让果商买药,片面夸赞其防腐功效,诱导果商违规使用这些药物。
一洗果厂经理表示,厂里用来清洗沃柑的水都添加过抑菌保鲜类农药,不过有果商生怕浓度太低,运输中可能会腐败,因此会自己购买药物添加在其中。等清洗后就会进行打蜡,使得果皮色泽更鲜艳,之后就会封箱装车。
谁买单谁受益?
看似农药是微毒的,不会对人体产生致命伤害,也可通过代谢排泄出去,不过依旧会对肝肾造成一定的损害,如果刻意加大用量,长期食用农药会在人体内蓄积,可能会有慢性中毒。
而沃柑“泡药”一事,显然农药出售方和果商均受益,果商为了不让果实腐烂,延长售卖期,对沃柑“泡药”,从而增加自己的收益,减少损耗。而农资商吹嘘药物的防腐效果,鼓动果商加大购买量,也能卖出更多收益。
一个农资商透露,在沃柑上市期5个月,最好记录是一天营销额5-6万,这是其他地方农资商一个月也没有的收益。
然而,果农和消费者却是受害者,一方面果农成了沃柑“泡药”的背锅侠,一方面消费者高价购买了不健康的水果,对自身安全造成了损害。
这个消息出来后,农民要遭殃了,就像激素草莓,打针砂糖橘一样,消费者在选购水果的时候就不爱买了。沃柑的销量要严重下滑,农民的果树已经种好了,但是果子却没有销路了。那些采购商可以不采购沃柑,但是农民却跑不掉啊!
农民成了整个事件的“背锅侠”!
水果安全如何保障?
想要保障水果安全,还要从源头加大打击力度,并加大农药使用制度的宣传工作,对农资上岗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当然,消费者购买水果时,也别直接食用,最好先清洗清洗。
希望食检部门能加大打击力度,对农资商、洗果厂、生产厂家、果商进行约束和规范,这样才能确保果实的食用安全。
高质果33元包邮广西沃柑新鲜水果当季整箱10斤橘子皇帝贡柑砂糖橘淘宝¥43购买已下架